close
很多事情我都一個人做過,惟上電影院,似乎是第一次。
對英國古典懷有浪漫情結可追溯到珍姐的《傲慢與偏見》,小時候看企鵝版就好喜歡好喜歡,最近一次電影改編,綺拉奈特莉主演,導自英國新銳,從同學手中借來的燒錄片看了兩遍。再一部是李安導的《理性與感性》,內容迷人,一些畫面也設計得讓我難忘。這次簡愛電影上映,一開始我並不心動,直到在書店翻到簡媜為中文譯本寫的推薦序,想想對這故事印象也真夠模糊,不如看看電影吧!畢竟是我最喜歡的,英國古典文藝片。
補完習坐公車到前德安,唯一的一場17:50,一切經過悉心計劃,也不缺伴,背包裡放了本小仲馬的《茶花女》就出發……
大概很快就會下的片,人不多,來看的都是女生。我抱著豪華套餐(很貴啊爆米花)到中間VIEW最好的座位坐下,預告片時間比往常久,正片從一開始就黑壓壓地直到最後。好個調性灰暗而且不停鬧鬼的愛情片,戀愛的甜蜜著墨甚少,多得是苦澀與渴望自由的煩躁。感情因為過度節制在釋放時特別動人,默默地我就這樣哭了兩次。
揉合蠻濃厚的女性意識,細膩地,簡愛的行走舉措顯出他的卑微,可他的眼神和談吐,卻是自尊堅定。我不敢說這是成功的電影改編,不過它的確有打動我的地方,對此我深深感謝。
妳/我們也願意從褪去的束縛中,跨出來嗎?
回程的火車上,正對面是兩個打扮漂亮的國中生,以阿嬤的話講就是「細雞嘛」(小母雞),沒有加上 ㄏㄧㄠˇ(騷)就不算負面吧我想。愛打扮,開口閉口男朋友女朋友,就算如此風格不被欣賞,她們還是可以活得很快樂吧!此時我沒資格說「我們」了,對於滿足現況的同類(?),又有什麼動機呼喊改變呢?
全站熱搜